基本情况
马建设中国非遗拨筋点穴第五代传承人,临床50余年,自幼受到家庭影响而酷爱中医,60年代开始随父亲学医,后经祖父指点亲授拨筋点穴意念导引疗法奥秘,并刻苦研读前人留下的民间经络专著,融汇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经络点穴、揉捺等医术,结合中医命理风水八卦五行针法进行辨证治疗,取之精华,大胆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技术专长。
目前,现任河南易筋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河南省健康协会的专家成员,中原崛起百名优秀医学专家,2005年曾被河南省科技报特邀健康咨询医学专家,世界整肤联盟特聘专家,国际武医联合会理事。河南电视台《我是中医》栏目,中国都市报等媒体均报道。2002年曾出访日本、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医术交流。2014年一举获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21年被国家记忆人物大典收录、出版。
中文名:马建设(非遗拨筋点穴传承人)
民族:回族
出生日期:1953年11月29日
出生地:河南省开封市
职称:中医师
出诊地:河南郑州市
(点击导航)河南守护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301709912(微信同号)
专长特色
“拨筋点穴功意念导引”的机理、功用和优长
“拨筋点穴意念导引”的创立是源自于道家易筋经,博采中医风水命理文化中传统医学的阴阳理论、五行学说、经络理论、腧穴理论、脏腑理论之精髓,结合马建设家族传承而形成的完整的治疗手法,将各自生辉的多种独特医学文化合而为一,并经过武术、医疗的长期实践的锤炼而形成。在此疗法的日渐充实和形成中,既具有了自己鲜活的原创特色,又兼容了其他医学文化的特长。此自然疗法的特色在于循着医武同源的指导思想以武术内功为医疗基础、将武术与医学完美、紧密地融合为一体,既治病又强身。现如今系统的治疗可以做到不吃药,不打针,凭神手,除病根。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依靠的就是“拨筋点穴”,纯手法调理各种疾病。
《易筋经》流传至今,人们主要是通过练习易筋经十二势,以功法来锻炼全身筋脉,但在快时代的洪流中世人难以坚持,或者锻炼方法不对不到位,而导致锻炼没有成效。而“马氏拨筋点穴功”是结合中医经典以及家族传承武医而形成的纯手法治疗体系,在治疗上运用导引调息、调形、调心,刚柔并济,力透筋骨,能够到达功法锻炼不到的位置,可以有效的治疗到全身各处,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治愈患者的疾病!
传承培训
非遗点穴、匠心传承,中国非遗拨筋点穴意念导引功传承人马老师,已行医50余年。古法点穴意念导引创始人,目前会意念导引此功法绝技仅此1人。在治疗上运用意念导引调息、调形、调心刚柔并济,力透筋骨。点穴一处作用全身,义理深遂,针药之所难及,实奇也。不吃药,不打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徒手一至五次调理立起沉疴。
拨筋点穴纯手法操作,不受医疗管制,不受地点约束,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零风险零投诉,百分百好评,是快速拓客的很好技术,拨筋点穴功等你来学。(收徒培训,言传身教。电话:18301709912)
中医非遗公益活动、文化交流:
经典案例
颈部血管斑块病例一:赵中岭,男,72岁,干部,2022年1月7号初诊。
患者在2021年5月体检,查出颈动脉左侧关闭,西医多次建议下支架,有闷气症状,前来就诊。
古法拨筋点穴 翼风高骨大筋、肩大肌、外三关、足三重、胃经、脾经、手少阴、心经、后背心俞、翼风高骨大筋。治疗20次后,彩超前后对比下降31%。
肠梗阻病例一:冉瑛,女,78岁,退休,2022年4月23号初诊。
患者在多家医院治疗无效果,前来就诊,治疗内关、心包、中脘、足三里、大肠俞、膀胱经、拨筋点穴5次痊愈。
中风 病例一:张云,女,70岁,退休,2022年5月16日初诊。
患者曾脑梗三次,口齿不清,轻微半身不遂,前来就诊。苔滑、脉右弱左滑,食欲不振,头晕目眩。右侧半身不遂,为中经。治取关元、气海、中脘、环跳、足三里、绝骨、合谷、曲池、肩偶。隔日拨筋点穴指针治疗1次,20次痊愈。
【按语】此案为半身不遂。《扁鹊心书》载有用关元医此病之治验。《类经图翼》却主张“左患灸右,右患灸左”,即先治健侧、后治患侧,疗效较好。这类似救活偏枯之树,必先滋润树根与不偏枯部分,才能救活已枯部分。
中风 病例二:郝志伟,男,年龄:45岁 2021年12月10日初诊。
患者因脑卒中引起中风偏瘫,左半身不遂,出院后来我处就医。
本病患者是中腑兼中经络型的左半身不遂后遗症,语言无障,神志清醒,血压不稳定,平均140/90mmHg,有早搏现象,用浅针疗法。先刺正中线的任脉和督脉穴位,如百会、上星、印堂、人中、中脘、气海、关元7个穴位。中风后遗症分为三类:①中脏; ②中腑;③中经络,又分为左瘫、右瘫,再分为软瘫(肢体痿软)、硬瘫(肢体僵硬)。治疗方案各有不同。以浅针疗法,取百会九进六退(先补再泻),神庭、承浆、中脘、气海、关元(补法):另加右侧偏头穴(右耳尖贴近头皮处),用一指禅点穴法;接着取耳穴中的神门、颈椎、心,用浅针术泻法,只做右耳,下肢取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补法),双侧行间(泻法);最后以指针点百会穴,点 52下,再用双手劳宫穴对准患者涌泉穴,隔空感应 10分钟。患者治疗后即可人睡,第二天家人发信息说,患者昨晚睡了一晚上,可见,浅针疗法治疗失眠效果显著。患者每周治疗4次,经3个月治疗,从原来的无法站立、翻身,到现在已经可以走路,足见“拨筋点穴”和“浅针”疗法效果显著。
眩晕 病例一:田甜,女,39岁,公司经理,2022年4月2日初诊。
患者从2020年开始头晕眼花,夜寐不宁,梦多,站立不稳,摇摇欲仆,饮食量少,血压 108/64mmHg,苔白,舌质淡,脉沉细微弦。此为水亏木升。取穴:列缺、太溪、太冲、阳陵泉、中脘、气海、关元(均补)。 次日复诊:拨筋点穴后头晕痊愈,饮食增加,睡眠好转。又照上穴治疗,5次痊愈。
【按语】眩晕有虚有实。本例属虚型,即《内经》所云“肾虚则头重高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故取穴用土生金、金生水之隔一隔二隔三之补法。加补太冲穴者,以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引水滋木。
头痛 病例一:钱梦瑶,女,34岁,职员,2022年6月15日初诊。
患者左偏头痛多年,四肢冷,白带多,脉弱。此属阳明少阳头痛。取关元(灸),带脉、列缺(均补),左太阳、头窍阴、头维、人中、三阴交(均先补后泻)。经治13次,白带减少,头痛亦愈。
【按语】久病多虚,患者患偏头痛多年,其虚可知。再察其四肢冷,白带多,可证其冲任脉弱,下元虚冷,致偏头痛久不痊愈。此与一般新感头痛不同,故补阴经、泻阳经,补躯肢,泻头颅,补丹田、泻痛点,疗效显著。
失眠 病例一:欧新生,男,62岁,退休2022年4月15日初诊。
患者曾患慢性肝炎,未痊愈。2005年开始经常失眠,心烦,神志不宁。严重时曾三天三夜不能合眼。此属肾水虚,不能上交于心。治宜补金生水,补水补心,使心肾相交。取太溪、太渊、大陵(均补)。次日复诊,患者诉昨夜已能合眼,顺利入睡。继续治疗6次,取穴同上,症状全消。
失眠 病例二:吕某,男,56岁,干部,2020年6月30日初诊。
患者已连续数天失眠,曾住院治疗,未见效,要求会诊。患者系某省级机关干部,因公事纷繁,脑力劳动较重,血液倾集于上,出现数夜不能合眼,心烦不宁,显系心肾不交,卫不行入于营阴。治法应先泻阳,后补阴,交心肾。取合谷、足三里(均泻),太溪、太渊、大陵(均补)。 次日复诊,患者诉昨夜睡眠好转。连续治疗3次,取穴同上,睡眠基本近于正常。之后患者直接来门诊治疗11次,取穴均同上,失眠痊愈。追访多次,睡眠已正常。
水肿 病例一:黄霞,女,57岁,2022.年5月7日初诊。
患者始病时,恶寒发热,头晕头痛,咽疼,腰部酸楚,继则眼胞微突,脸颊微浮,不久足部浮肿,由脚至腿再到腰,腰部尾闾附近均肿。经多次治疗,病势仍日趋严重,近1个月,患者尿量日趋短少,浮肿更甚。患者症见全身浮肿,喘不得卧,皮色发亮透明,腹胀脐平,背部脊坑肿没。此属阴水,脾肾虚不能运水,治宜补气。用拨筋点穴:关元、气海、水分、阴陵泉、命门、肾俞、三阴交,并用指针:泻水沟、足三里、绝骨,全程治疗12次。第一周每治疗治3次,以后均每日1次,共治12次,水肿全消。该患者例假已停10余年,经过此次调理例假奇迹般的恢复正常。
【按语】水肿自下而上,由脚至腿再到腰,下属阴,其来自下侧,故名阴水。中药多用利水药加桂、附之类,以温补肾元。针灸与方药,形式不同,其医理则一。本例患者已肿到脐部,喘不得卧,实属危殆,用拨筋点穴关元、气海、水分及脾肾要穴,转危为安,可为治水肿之参。
泄泻 病例一:刘建伟,男,40岁,干部,2019年7月2日初诊。
患者感小腹钝痛,泄泻,日达8~ 9次。此系濡泄,湿邪内盛。取天枢(泻),三阴交、足三里(均补),神阙(隔盐灸)。治疗1次泻止,2次痊愈。
泄泻 病例二:陈小丽,女,39岁,个体,2020年3月1日初诊。
患者受冷后,泄泻肠鸣,一夜达8次。此系濡泄,冷湿内盛。取天枢、合谷(均泻),三阴交、足三里(均补),神阙(灸)。治疗1次痊愈。
泄泻 病例三:黄云,男,59岁,商人,2020年5月5日初诊。
患者发热口渴,肌重喜睡,经某医师诊断为湿温,连服中药20 多剂,转成泄泻。现神识不清,身热不退,舌强,语謇。此系溏泄兼受暑邪。用指针神阙、气海、关元、三阴交、足三里,并针泻合谷、曲池。治疗当晚泻即止,连续拨筋点穴3天,痊愈。
泄泻 病例四:陈大伟,男,58岁,商人,2021年11月6日初诊。
患者赴宴,当天半夜溏泻,腹痛肠鸣,小便清,脉沉迟。此属食积溏泻。先服桂附理中丸,次服香正气散,均无效,要求用拨筋点穴治疗。隔指针神阙、天枢、气海,针合谷、足三里(均泻),当夜泻止。
【按语】以上泄泻4例均以神阙穴为主而收效。《针灸资生经》治泻,有“脐中第一,三阴交等穴,乃其次也”之评价。《扁鹊心书》亦重用神阙治吐泻。可见神阙治泻,确有立竿见影之效。前两个病例,症状轻,但湿邪内盛,日泻八九次,故兼取三阴交、足三里等穴。后两例病情较重,且患者年老,故加用天枢、气海等穴。明代虞抟曾用灸气海、天枢,救回吐泻三日之垂死病人。可见气海、天枢合用治泻之能力,与神阙相伯仲。故第三例加气海,第四例加气海、天枢以治较重之泄泻。
腰痛 病例一:林少贤,女,81岁,家庭妇女,2019年3月1日初诊。
患者腰痛,行走迟缓,由其女扶持来诊。经检查患者腰肌不紧张,腰下钝痛,悠悠不止,活动时疼痛并不增加。此属肾衰腰痛,应补肾。取肾俞、委中(均补),环跳、水沟(均泻)。治疗2次腰痛减轻,7次痊愈。
腰痛 病例二:沈建设,男,52岁,工程师,2021年6月10日初诊。
患者腰痛已近3年,持续钝痛,肌肉不紧张,喜按,肾俞及腰眼均有反应点。无其他疾病,已服腰痛药未见效。此属肾虚,应补肾。取肾俞、委中(均补),水沟、环跳(均泻)。治疗9次痊愈。
【按语】《素问·脉要精微论》载:“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腰痛可视为肾将惫之前奏。治腰多先补肾,所谓上工治未病,即将惫而尚未病之部,先加以治疗。上两例均属肾虚而发生腰痛,故先补肾俞、委中以补肾,次泻环跳,此系太阳、少阳之会穴,彼补此泻,促使两脉气血流通,则通则不痛。督脉为“阳脉之海”。泻督脉之水沟,将督率以上经脉,起止痛作用。第一例患者年已81岁,用此四穴治疗,疗程短而疗效高。第二例患者尚属壮年,以其喜按,知其病在内在阴,故加灸腰眼。治疗比第一例反多2次,疗效尚满意。
腰痛 病例三:张超,男,23岁,工人,2020年初诊。
患者腰肌紧张,隐痛不止,经常低热、盗汗、食欲不振。腰部痛点在第 3、4 腰椎。患者曾在两家医院治疗,未能见效,并经检查确诊为腰椎结核。此属腰椎结核,治宜补水泻火。取肾俞、肺俞、委中、阳陵泉(均补),环跳、水沟、八醪、后溪、足三里(均泻)。治疗 7次,腰痛大减,能下床缓步行走。连续用上穴治疗3周,诸症悉除,行走如常。均无复发。
【按语】腰椎结核多从肺结核移转而来,故患者有低热、盗汗等与肺结核同样的症状。治疗必须从流寻源,补虚泻实。拟肺肾同补,加泻心火,使金生水,土生金,而火不能克金,加以结核验方,虽仅治疗1个月但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