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周总理离世后的21年,中国银行按照规定,对周总理的账户进行内部审计。审计的结果,却让众人大吃一惊。
周总理的账户中竟然有一万两千英镑,账户上显示的存款时间,是1967年。如今30年过去,结合本金与利息,周总理账户上的存款,已经达到467000元。
得知这一消息后,所有人都难以置信。周总理与邓颖超夫妻二人,一生两袖清风,以廉洁作为最高信仰。
周总理的工资为400元,邓颖超的工资接近350元,从1958年到1976年,十多年时间里,周总理与邓颖超的总收入为16万左右。
两人平日十分节俭,除了帮助困难百姓,剩余的都交作党费。
“这绝对不是周总理的存款”,是工作人员的第一反应。他们不敢怠慢,急忙将此事报告给银行的行长。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
战火纷飞,艰难求生
故事发生于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伦敦的姑娘多莉,原本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为了谋生,她前往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工作。
1944年,中国抗战迎来了最为艰难的时刻。为了能够筹集到资金,政府在中国银行伦敦分行,设置了募捐箱。
政府希望在伦敦的华人华侨,在能力范围之内,为国内革命提供资金上的帮助。大量的华人华侨纷纷慷慨解囊,政府因此筹集到了大量的善款。
然而挥霍无度的国民政府官员,始终贪得无厌。他们经常趁人不备,从中国政府的捐款箱中拿钱。
生性正直的多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尽可能多地保留资产,多莉将募捐箱悄悄地放在柜台下面。
多莉的举动,让国民政府的官员十分不满,便以其滥用职权为罪名,向银行行长报告。与此同时,官员们开始施加压力,希望银行开除多莉。
尽管行长十分为难,迫于压力,还是决定解雇多莉。一时之间,多莉陷入了绝望,如果自己失去了这份工作,将会失去所有的经济来源。
令她意外的是,一位名叫刘本昆的中国人站了出来,他不仅控诉国民政府的官员中饱私囊,还十分赞赏多莉见义勇为的行为。
大量熟悉内情的中国人也纷纷选择站出来,声援多莉。最终,在刘本昆等人的帮助下,多莉保住了工作。
多莉与刘本昆
刘本昆的鼎力相助,让多莉十分感动。也正是这次经历,让两个人熟悉起来。在他们的交谈中,多莉也知晓了刘本昆的故事。
刘本昆就读于清华大学,在大学攻读金融专业。毕业后,刘本昆前往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工作。
1943年,为了拓展海外业务,中国银行派遣大量的员工前往海外。由于刘本昆学历高、工作能力强,成为不二人选,遂被派往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工作。
那时中国处于抗日战争之中,是以,刘本昆无法按时回国,滞留在伦敦。
后来,在两个人的相处过程中,刘本昆渐渐被多莉的乐观开朗所吸引,多莉也被刘本昆的温柔体贴感动,两颗年轻的心越靠越近。
1949年,刘本昆与多莉,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多莉对中国的文化十分感兴趣,便请求刘本昆为她取一个英文名字。刘本昆以多莉的谐音为基础,为她取名为刘道蕊。
刘道蕊与刘本昆婚后不久,中国国内就传来了好消息,新中国正式成立。
与此同时,新中国通知中国银行的各个海外分行,立刻冻结国民政府的相关财产,等待新政府的接收。
刘本昆万分激动,便同妻子商量,待回国手续审批完成后,便带她回到中国。
然而不久后,意外却发生了。中国银行伦敦分行的行长,居心叵测。他不愿接受新中国的领导,在台湾当局的威逼利诱下,企图转移新中国的财产。
为了掩人耳目,银行的行长将大部分的员工遣散,只留下了10名员工,刘本昆也在其中。得知其中缘由,刘本昆焦心不已。
为了替新中国保护财产,刘本昆与银行中的其他四名成员,组成了五人“起义小组”,向银行的行长表示了强烈的抗议,誓死捍卫新政府的财产。
后来,刘本昆在回忆中说道:“五个人不止一次地就这个问题在楼的家中开会讨论处理的办法,我们一直在做努力,好在大家都没有放弃。”
与此同时,刘本昆将行长的罪行上报至总部。同时向总部表示:“中国人,将永远与人民政府站在一起!”
为了防止行长暗中转移财产,刘本昆以中国银行的名义,在伦敦汇丰银行开设了一个账户。如果有人想要使用这个账户,需要五人起义小组的签字。
如此,便切断了行长以中国银行的名义,转移财产的后路。
由于刘本昆及时反映,新中国的财产得以保全。为了表彰刘本昆的贡献,中国银行总部任命他为襄理,负责伦敦分行的财产清点工作。
后来,刘本昆曾经多次给银行总部写信,希望上级能够批准他带领妻子回国的请求。
对于刘本昆做出的所有决定,妻子刘道蕊都选择无条件支持。自从与刘本昆结为夫妻后,她便誓死追随。
1957年,为了跟随刘本昆回国,刘道蕊还放弃了英国的国籍,成为了一名中国人,她在晚年回忆往事时还说道:
“我立即把情况向中国大使馆做了汇报,他们积极接受了我的申请,很快向我颁发了入籍证明。”
得知刘道蕊的诚意,中国政府也表示了热烈欢迎。然而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伦敦分行依旧有大量的未处理工作,需要刘本昆等忠诚之人镇守。
是以,总部希望刘本昆继续留在英国。尽管刘本昆十分遗憾,为了替新中国守好财产,他还是决定留下来。
渐渐地,在夫妻二人的共同经营下,他们在伦敦的生活也逐渐富裕起来。两个人在伦敦的闹市购买了高级公寓,同时有了小汽车。
1967年,中国国内的经济建设步入正轨,伦敦的年轻工作人员,也逐渐成长起来。刘本昆的回国计划,终于提上了日程。刘本昆归心似箭,便变卖了自己在伦敦的所有东西。
多年来刘本昆与妻子辛勤工作,攒下了一笔存款,还在伦敦拥有一座豪宅。然而回国匆忙,刘本昆没有找到合适的买主,便只能便宜卖,获得了1.2万英镑的钱款。
事实上,按照伦敦正常的价格,刘本昆的房产价值4万英镑。只是归国之路近在以前,刘本昆无心等待。
阔别中国几十年,前往伦敦时,刘本昆意气风发。再度踏上中国的土地,他已经步入中年,心中感慨万千。
回国后,刘本昆继续在中国银行总行的国际部工作,刘道蕊则进入欧美组,负责单据制作工作。
尽管身在异国他乡,刘道蕊却没有丝毫不适应,她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
原中国银行职工汤秉昆曾经称赞:“一笔信用证,十三页,要垫十二张复写纸。这个老太太,她一个人顶我们三个,最少顶三个。”
与此同时,刘道蕊工作认真负责。银行的新员工曾经回忆,刘道蕊要求严格,不容许有丝毫的错误。
如果他们打错了一个字,刘道蕊直接就把整张纸撕掉。如果碰到员工在上班时间闲聊天,刘道蕊也会毫不犹豫地提出批评。
这样的刘道蕊虽然有些铁面无私,却得到了所有人的敬佩与尊重。
散尽家财,只为心中信仰。
回到中国后,刘本昆和刘道蕊都享受着平静的生活,没有巨额开支。然而变卖房产得来的1.2万英镑,一直是刘本昆夫妻二人的牵挂。
20世纪60、70年代,尽管新中国的经济条件已经改善,许多领域却依旧缺少足够的资金。
深思熟虑后,刘本昆和刘道蕊决定将自己的财产捐出来,用于新中国的建设。
然而刘本昆夫妻二人刚刚回国,并不懂得国内的捐助流程,也找不到具体的方法。周总理两袖清风,声名在外。深思熟虑后,他们决定找周总理帮忙。
1967年,刘本昆以匿名的方式,给周总理寄去了一封信。
他在信中写道:“敬爱的周总理,我们今天通过银行,给您汇去1.2万英镑。这些钱是我们这些年来,从我们工资内节省下来的。”
读到此处,周总理明白过来,这是一笔来自民间的匿名捐款。周总理看着信,脸上逐渐露出凝重的表情。
按照新中国的相关规定,国家不能收取不明渠道的捐款。周总理以个人的名义接受捐款,同样不符合规定。
深思熟虑后,周总理对属下说:“个人存款,国家不能收,尽快找到捐款人,物归原主。”
工作人员接过周总理手中的汇票,开始寻找汇款人的信息。
然而刘本昆刻意隐藏了自己的姓名、地址等重点信息,尽管工作人员全力寻找,却始终毫无头绪,调查就此中断。
如此巨额的财产,如同烫手山芋,所有人都十分恐慌。为了保证钱款的绝对安全,周总理只能暂时以个人的名义,收下这笔巨额的捐款,存放在个人账户中。
周总理原本计划待一切走上正轨,查询到捐款人的具体信息后,便物归原主。没有人想到,这一等待,就是整整30年的时间。
当年办理捐款的工作人员,相继离开了岗位,无人知晓来龙去脉。后来,周总理离世,1.2万英镑的捐款,也成为了在银行尘封的秘密。
1997年,周总理离世后十年,中国银行偶然的查账,才揭开了1.2万英镑的神秘面纱。
在发现周总理账户中的存款后,工作人员展开多方调查,最终找到了刘本昆夫妇。
此时工作人员发现,将所有的积蓄捐赠给国家后,刘本昆夫妇二人的生活,并不富裕。
因为积劳成疾,刘本昆身体欠佳,每天都需要服用大量的药物,频繁出入医院,开支巨大。如今刘道蕊与刘本昆,只能依靠微薄的退休金,勉强度过晚年。
刘道蕊的同事说,夫妻二人一向节俭,午饭吃一个窝窝头便草草了事。也正因如此,夫妻二人还获得了“一个窝窝头”的绰号。
一身深蓝色的衣服,一双普普通通的布鞋,众人记忆中的刘道蕊,永远淳朴。
这样的晚年生活并不富裕,对于当年自己散尽家财的选择,刘本昆和妻子,却从未后悔过。
后来,工作人员向刘本昆和刘道蕊解释了存款尚在的事实,夫妻二人十分震惊。他们原本认为自己捐赠的1.2万英镑早已用于国家建设,甚至已经将捐款一事遗忘。
对于工作人员提出的归还捐款的请求,夫妻二人更是直接拒绝:“这笔钱已经捐出去了,我们就不会再要回来,你们来处理吧。”
工作人员劝说道:“这是总理的指示,一定要还回来,给您留着安度晚年用的。”
就这样,刘本昆与工作人员相互推拒着,双方都不愿意接收这笔钱。
为了尽快解决这一“纷争”,刘道蕊提出了建议:在中国银行专门设立一个基金会,以刘本昆本人的名字命名。
刘本昆夫妻二人当年的捐款,将全部储存在基金会当中,用来表彰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员工。
如此,刘本昆既完成了自己报国的愿望,巨额捐款也得到了妥善解决,两全其美。后来,越来越多的青年员工,得到了刘本昆基金会的资助,干劲十足。
奉献、信仰,这两个无比崇高的词汇,贯穿了刘本昆与刘道蕊的一生。
一直以来,刘本昆都拥有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回国后便开始递交入党申请书,多年来始终坚持。
在丈夫的熏陶下,刘道蕊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十分感兴趣,为了入党,古稀之年的刘道蕊,一笔一画地缓缓写下自己的愿望:
“只有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才有更多的机会为人民服务。”
1986年,刘道蕊终于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多年来的夙愿最终实现。
那一刻,刘本昆与刘道蕊二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豪。
1998年,刘本昆因病去世。儿子原本计划将孤单的刘道蕊接到香港,却被她拒绝。纵使垂垂老矣,刘道蕊依旧希望自己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年过80的她,为学生们开设了英语课程,直至身体实在无法支撑,她才搬进了老年公寓,过起了退休生活。
2007年1月6日,中国银行的员工们陪伴刘道蕊度过89岁生日。此时的她到中国已整整40年,期间从未回过英国。
每当别人问起,为何晚年还要坚持独自留在北京?刘道蕊说道:“虽然我的面孔是外国的,但我的心是中国心。”
如今,刘本昆夫妇已经不在人世。当年他们舍己为人的精神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热忱,却永远被镌刻在中国的历史中。刘本昆与刘道蕊老人,值得所有人铭记。